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lx/150510/4621497.html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,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,胃癌发病人数占全球44.1%,死亡人数占全球49.8%;年,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,认为78%的胃癌可归因于其造成的慢性感染。
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位年轻胃癌患者的典型病例分析中看出,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病例一:男,26岁,胃角低分化腺癌
小王,男,26岁,某公司业务经理,因持续胃痛半年余来诊。
碳14呼气试验:阳性++;
胃镜:胃角巨大深在性溃疡;
病理提示:低分化腺癌,部分印戒细胞癌。
病例二:女,21岁,在校学生,晚期胃癌
女性,21岁,大二学生,胃痛、纳差一年余;近期纳差、恶心,胃胀、疼痛,体重下降严重,贫血。
呼气试验:幽门螺杆菌阳性++;
实验室检查:血红蛋白67g;
大便潜血+++;
胃镜可见:贲门至胃体小弯侧,多处溃疡样病变,质脆易出血,胃体呈结节样改变,蠕动差;
病理回示:晚期低分化腺癌
病例三:女,29岁,公司白领,早癌
29岁女性,某大公司财务人员,无症状查体,有肿瘤家族史。
碳13呼气试验:HP(幽门螺杆菌)阳性+
胃镜发现:胃体中部前壁一处直径约1.0cm的浅凹陷病变;
病理回示:粘膜慢性炎,固有膜内见少许印戒细胞,考虑印戒细胞癌。
幽门螺杆菌是什么?
幽门螺杆菌,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,螺旋形,简称Hp,是在人胃中生存能力极强的一种微生物种类。根据世界胃肠组织(WGO)保守估计,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。而我国则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,感染率高达59%,也就是说:身边每五个人中,就有三个人感染过幽门螺杆菌。它感染率高,易传染,一人患病,全家“遭殃”,还可能会诱发胃癌……
幽门螺杆菌—胃癌的“帮凶”
胃癌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国际学术界公认胃炎癌变过程为:慢性胃炎—萎缩性胃炎—肠上皮化生—不典型增生—癌变,在整个过程中,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中一个危险因素,它分泌的*性物质可以破坏胃黏膜,使各种致癌因子更容易直接改变、破坏胃黏膜细胞,从而发生胃癌。
现已证实Hp感染后会诱发慢性胃炎,并导致胃酸分泌的改变。感染的部位不同,引起的慢性胃炎在胃内的分布部位就会不同,对胃酸分泌的变化影响也不同,而胃酸分泌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影响Hp感染后的结局。若Hp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底、胃体时,胃酸分泌就会减少,胃癌发生风险增加。当胃窦感染为主时,胃酸分泌就会增高,十二指肠溃疡发生风险增加。Hp感染后大多引起轻度全胃炎,患者胃酸分泌大多无明显变化,只引起单纯慢性胃炎。Hp有许多*力因子,目前研究发现,cagA阳性和空泡*素表达强的Hp菌株为高*菌株,反之则为Hp低*菌株。Hp高*菌株,与胃十二指肠溃疡、MALT淋巴瘤、胃癌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,其发生严重疾病的风险要比低*菌株感染者高。Hp低*菌株,*力较低,感染后大多只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。虽然目前有方法检测不同*力的Hp菌株,但即使Hp低*菌株也有可能发生胃癌的,只不过风险比高*菌株低一些而已。有人就问了,我虽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,但是什么症状也没有,我需要治疗吗?事实上70%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没有症状的。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有慢性活动性胃炎,即使没有症状者也不排除已经发生了消化性溃疡、甚至可能发生早期胃癌。对健康体检人群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病理进行分析证实,无症状Hp感染者与有症状Hp感染者的糜烂性胃炎、萎缩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(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)、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。Hp会分泌多种*力因子,可直接损伤胃粘膜,并激发局部免疫炎症反应,引起胃粘膜炎症。研究证实Hp感染后都会引起急性胃炎,而Hp感染后难以自发清除,胃粘膜炎症会持续存在、活动,这就会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。长期感染HP,导致胃粘膜持续慢性炎症,其中20%~30%患者胃粘膜会发生萎缩、肠化生,这是胃癌前病变,进一步加重就会导致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胃癌。有相关研究证实,根除幽门螺杆菌,可以逆转部分萎缩、肠化生,稳定病情,可使胃癌发病率降低34%,对重度癌前病变和老人而言,也有预防胃癌的作用。因此,有专家认为,为减少胃癌、慢性胃炎等疾病的可能,幽门螺杆菌一经查出,只要没有禁忌症(如:肝肾功能较弱、抗生素过敏等),应该尽早杀灭。益生菌在治疗幽门螺杆菌中的价值
有些益生菌(例如嗜酸乳杆菌、鼠李糖乳杆菌等有益菌)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,可以减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,增加人体对药物的承受力,提高治疗的成功率。
已有研究发现,嗜酸乳杆菌具有抑制Hp在胃内的定植及黏附能力,并可通过抑制Hp刺激胃粘膜上皮细胞释放IL-1β、IL-8等效应抑制Hp的致病性,改善胃粘膜炎症。鼠李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可能通过下调MAPK、JAK/STAT、NF-κB途径中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,抑制炎症因子IL-8的释放,从而起到抑制Hp感染引起胃炎的作用。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,为抑制幽门螺杆菌提供了重要价值。如果你已经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,日常更要